引航員登船是為了確保船舶能夠安全抵達和離開港口。每年我們都會聽到引航員在登船和離船時受傷甚至是死亡的慘痛事件。由于船上入口布置的設計不合理或設備安裝不當,導致引航員發(fā)生事故的比例很高。
因此,引航員登/離船需由一名負責人密切監(jiān)控,確保滿足SOLAS的要求。
引航員登船布置通常包含一根引航員梯,在干舷較大(大于9m)的情況下,需使用組合梯子(引航員梯和舷梯的組合)。引航員通常在船的背風側(cè)登船。因此,引航員梯和舷梯需在船兩側(cè)均處于可用狀態(tài)。
下文時SOLAS關于引航員登乘布置的規(guī)格要求:
1.干舷小于等于9米的引航員梯布置
踏板通常由硬木制成,做成一整塊,平整規(guī)則。不能有任何尖銳邊緣。
踏板必須水平,牢固的靠在船舷側(cè)。
引航員梯的最底端4個踏步需由橡膠制成,因為它們?nèi)菀子捎谑艿酱虾皖I航艇的擠壓而導致失效。至底部往上數(shù)第5個踏板必須為撐檔。撐檔能夠防止引航員梯扭轉(zhuǎn)。長度至少為180厘米。橫撐踏板之間最多9個踏板。踏板之間不能有撐檔。
踏板表面必須提供安全防滑的落腳點。禁止使用普通油漆造成表面光滑。
引航員梯兩側(cè)邊繩需連續(xù)無節(jié),最小直徑18mm。馬尼拉繩。扶手繩之間的間距不小于40厘米。踏步需為115毫米寬和25毫米厚。踏步間距均勻,兩踏步間距不得超過35厘米或小于31厘米。
引航員梯需在固定區(qū)間內(nèi)有永久標記,以便將其安裝在所需的高度。
準備好2根扶手繩,保證隨時立即可用。扶手繩直徑為不小于28毫米。如引航員要求時使用。
海平面與引航員梯底端之間的距離與領航艇的尺寸有關。具體由引航員來決定。負責人需在布放引航員梯前進行確認。在任何情況下,引航員梯都不應淹沒在水里。
引航員梯頂端需牢固系到甲板上。需提供足夠的抓手,確保安全方便的從梯子頂端通往甲板。這些抓手間距需為70厘米到80厘米之間。
2.干舷大于9米的船舶必須設置組合梯的要求
舷梯應導向船尾設置,確保當船舶行進時,領航艇不在舷梯下方。
舷梯與舷側(cè)需系固好。
與引航員梯配合使用時,舷梯傾角不得超過45°。
下平臺水平,至少高出海平面5米。
平臺和梯子需裝有支柱,配有適當?shù)臋跅U,最好時剛性欄桿或手繩,以確保安全通行。
引航員梯靠近舷梯末端平臺安裝,需延伸至平臺上方至少2米。
引航員梯必須系固在舷梯末端踏板平臺上方1.5米船舷處。
建議做9米干舷的標志,以便引航員能快速判斷從海平面至登乘點是否超過9米。
引航員軟梯絞車滾筒的使用
如有軟梯絞車滾筒,其布置應不阻礙引航員安全登離船舶。
即便引航員梯存儲在絞車滾筒中,軟繩梯也應系固到獨立于絞車滾筒的強力點處。
引航員梯滾筒的操作可手動、電動、液壓或氣動。
所有引航員梯絞車須有防止誤操作的裝置。
引航員梯絞車滾筒規(guī)格
直升機轉(zhuǎn)送引航員
如今有的地方,引航員可以使用直升機登離船。但是,這種轉(zhuǎn)送只有在可安全地進行時才能進行。重要的是,引航員在采取直升機轉(zhuǎn)送之前,需進行飛行程序訓練,上船和下船,包括絞車和安全,以及應急演習演練。
飛行員在直升機中應佩戴適當?shù)膫€人防護裝備,尤其是救生衣和耳部防護裝置。在進行直升機轉(zhuǎn)送之前,對甲板人員的培訓也是很重要的。在直升機到達之前應將所有的任務分配好。甲板人員應采取一切措施確保直升機安全降落。操作區(qū)域內(nèi)的任何松動物體都應該被固定。
甲板人員應牢記絞車纜繩靜電放電的危險性。因此,在電纜被捕獲之前將線路接地并給到飛行員以避免任何傷害。值班人員應與直升機駕駛員保持聯(lián)系。指令應該清晰和可理解。
在進行直升轉(zhuǎn)送之前,應進行適當?shù)娘L險評估,以便識別和減輕風險,并采取控制措施。
上海領海挪華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技術(shù)經(jīng)理Nancy表示,在直升機運送引航員的時候,我們應該重視飛行員和引航員的防寒服的配備,我們推薦我們的SEAWIND防寒服,這是一款適用于惡劣和要求嚴苛的環(huán)境的保溫工作服,SEAWIND 滿足SOLAS,ETSO法規(guī)和ISO15027標準,這意味著SEAWIND可以滿足航海,航空和工作的要求,這是比較獨特的。
Seawind 防寒服被選用世界為直升機環(huán)球行大賽指定服裝
引航員登離船期間的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進出口區(qū)應隨時保持暢通,并標有永久標志。
在初步安裝布放后,應對引航員梯進行檢查,通過下方幾個踏步來確認船員已將其很好的系固到船舷側(cè)。這樣做的安全不應該受到危害。乘務員應妥善保管自己的安全,穿上救生衣和救生索,如果合適的話。需確保操作的安全。船員應該時刻注意自身的安全,如可行,穿帶好救生衣及救生繩。
負責人在值班時,要密切監(jiān)視,時刻觀察引航員在引航梯上的攀爬過程。負責人應始終通過對講機與駕駛室保持聯(lián)系,報告每一事件并立即通知駕駛室引航員的安全抵達。
在登乘站應準備一個帆布包或網(wǎng)以及一根繩索,以便將引航員可能會攜帶的行李吊上船。
須備好一個帶水觸發(fā)自亮燈和安全繩救的生圈,供引航員專用。
如果在使用回收繩索,則確保其不妨礙引航員,也不阻礙安全靠近領航艇。
在夜間,入口區(qū)域應有良好的照明,確保安全登離船舶。
船上需有一根備用梯隨時可用。
引航員梯子仍然是引航員登上船舶最有效的方式。領航艇與船舶之間的引航員轉(zhuǎn)移風險非常大,需謹慎管控
定期檢查登船管理,尤其是引航員梯的檢查須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納入船舶維修計劃系統(tǒng)。
每次用畢,每根軟梯、舷梯及所有相關設備都要仔細檢查并妥善存放。
繩索也應檢查是否出現(xiàn)惡化。
對船員進行恰當?shù)呐嘤栆卜浅V匾_保引航員梯的布放正確,以避免出現(xiàn)事故。